每天吞下的药和补剂,可能正在悄悄伤害你的食道?这些药片才是“重灾区”

约 2 小时前
285 次浏览
时事新闻
 

虽然都觉得吃药比打针轻松多了,但其实在“吞药”这件事上,也存在惊人的健康隐患。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,医学上有一种病叫做药物性食管炎,指的是药片或胶囊卡在食道狭窄处并原地溶解,导致食道黏膜受到强烈刺激甚至灼伤。

英国解剖学教授 Adam Taylor最近发文称,虽然这种病不算常见,但每年每10万人中就有3.9人发生这类食道炎。还有很多轻微的病例并不会去医院,所以实际发生率可能被低估了。

为什么吃颗药会伤食道?因为我们的食道内壁原本有一层保护黏膜,帮助食物顺利到达胃部。但当药片还没进入胃就在食道里溶解时,它释放出的活性成分会直接腐蚀这层保护膜,引发疼痛、炎症,甚至溃疡。

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像胃食道逆流一样的灼热感或烧心、胸口刺痛、吞咽时感到疼痛、声音突然沙哑。多数人停药后几天或几周内症状会自行缓解,但在极少数严重情况下,未治疗的食管溃疡可能破裂,引发感染,甚至危及生命。

哪些人最容易中招?第一个是中年女性,因为她们服用口服药物的概率更高。其次是老年人,随着年龄增长,食道蠕动能力下降,吞咽药物更容易受阻。最后一类就是有心脏肥大或甲状腺肿大的人,这些情况会改变食道周围器官的形态,增加吞药难度。

虽然任何药都有可能导致药物性食管炎,但以下这些是“重灾区”👇

• 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s: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,风险最大

• 四环素类抗生素:治疗多种感染时常用

• 阿司匹林、布洛芬:这类止痛药可能刺激食道,但主要是引发胃酸倒流而非直接灼伤

• 氯化钾补充剂:颗粒密度大、体积大,容易卡住

• 高剂量的维生素C、维生素E、精氨酸和咖啡因片也可能刺激食道

• 胶囊类药物:尤其是果冻状胶囊,由于能吸水膨胀,更容易粘在食道上

想要预防这种情况,吃药时一定要喝下足够的水。还要按说明服用,如果要求空腹,记得吃完药保持坐立或站立姿势至少30分钟。如果一次吃多种药,尽量一颗一颗吞,避免卡住。对于大药片,可以使用药片切割器把它切小一点。如果长期感到吞咽困难或有持续性疼痛,应及时就医。

医生可能会推荐更适合的剂型,比如改为液体或注射药物。如果已经发生药物性食管炎,可以使用PPI来降低胃酸,或者使用Sucralfate帮助修复受伤组织。

责任编辑:  
来源:  NY Post
点赞 (0)
脸书分享
微信分享
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