咕噜美国头条

搜索
分类
头条
美国家庭平均储蓄竟然只有XXXX四位数!看看你是领先还是拉后腿了?
你上次查看支票帐户和储蓄帐户余额是多少?如果你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,答案可能会让你吃惊。根据《Motley Fool Money》最新储蓄研究,美国人平均在支票、储蓄及其他帐户中共拥有约 8,000 美元。 表面看似稳健,但细算后发现问题不小。美国家庭平均每月支出约 6,000 美元,意味着大多数家庭的现金储备仅够维持一个月。理财专家通常建议至少准备三到六个月的生活费作为应急基金,而现实中,大部分人远未达标。 储蓄不足也别慌 如果你的储蓄低于平均水平,不必恐慌,也无需立刻彻底调整预算。让现有的钱更有效率,才是最简单的第一步。许多理财专家建议将应急资金放入高收益储蓄帐户(HYSA)。 传统银行的储蓄利率仍低至 0.01%,8,000 美元一年仅能获得约 8 美元利息。而在平均年利率约 4.00% 的高收益储蓄帐户中,同样的金额每年可获得约 326 美元利息,差距可观。 当你看到储蓄自动增长时,更容易持续储蓄。 按此了解 CIT 4倍高收益储蓄帐户 储蓄高于平均?别让现金“睡着” 如果你的储蓄超过平均水平,值得自豪,但也不能掉以轻心。将现金放在低利率帐户中,会因通货膨
3 天前
633 次
头条
另一半全职在家没有工作,可以开退休帐户吗?通过配偶IRA就可以 :资格、运作规则全攻略
在经济不稳定时期或一方暂时失业的情况下,你是否想过为配偶保存些退休资金?配偶个人退休帐户(Spousal IRA)或许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,该帐户允许有收入的一方为没有工作收入的配偶开设退休帐户,为其积累退休储蓄,这样也有助于为全职照顾家庭的配偶为未来创建退休储备。 运作机制 通常只有有收入的人才能开设IRA帐户,但美国国税局(IRS)对已婚夫妇作出例外规定:配偶IRA允许工作的一方为没有收入的一方缴纳退休储蓄。该制度又称“Kay Bailey Hutchison 配偶IRA”,由前参议员倡议设立。 例如,若夫妇每年合计存入12,000美元,30年按5%复利计算,退休储蓄可达约80万美元。 资格与缴纳规则 配偶IRA仅适用于共同报税的夫妻。每位配偶可缴纳的上限为当年规定的最高金额(2025年50岁以下为7,000美元,50岁及以上可额外增加1,000美元),但合计金额不得超过家庭应税收入。 例如,若夫妻双方均未满50岁,2025年需至少有14,000美元的收入才能缴纳最高额。值得注意的是,配偶IRA并非“联合帐户”,每位配偶拥有独立帐户与投资决策权。 配偶IRA可分为两种
4 天前
981 次
1
头条
还在为手头有大笔闲钱骄傲?这样的存钱习惯可能在“拖累”你!
根据《Motley Fool Money》基于美国联邦储备局数据的分析,美国家庭活期帐户平均余额约为16,891美元,中位数则仅为2,800美元。虽然看似余额充足,但将大量现金长期留在活期帐户,实际上会错失更多利息收益。 不同年龄段帐户余额差异明显 数据显示,不同年龄群体的活期帐户平均余额如下: 从总体来看,美国人的平均活期帐户余额为16,891美元。但由于高收入人群或少数拥有3万至5万美元余额的个案拉高了均值,中位数2,800美元更能反映多数家庭的实际情况。 为何应考虑高收益储蓄帐户(HYSA) 多数活期帐户利率极低,往往仅0.01%,一年几乎只赚到几美元。相比之下,部分在线高收益储蓄帐户年利率可达4.00%。 举例来说,假设帐户余额为16,891美元: • 在传统活期帐户(0.01%)中,一年仅赚 $2 利息; • 若放入高收益储蓄帐户(4.00%),则可赚取 约$676利息。 若将暂时不用的现金转入高收益储蓄帐户,可轻松让资金“更努力工作”。 不想冒险又想快速攒钱?美国高收益储蓄帐户盘点,躺着净赚4%+利息回报! 花钱容易,攒钱难!你是否曾一度
10 天前
967 次
头条
个人退休帐户你真的会用吗?10大使用误区及应对策略,让退休金利滚利
个人退休帐户(IRA)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投资方式:选择券商、完成开户手续、开始定期存款即可。然而,即便流程不复杂,也有不少细节决定长期收益。 如果你选择了传统IRA(Traditional IRA),意味着你希望在高收入阶段享受税前抵扣,并在退休后以较低税率缴税。这类帐户非常适合目前处于收入高峰、预计退休后税级将下降的投资者。 以下整理了十个在管理传统IRA时最常见的错误及其应对策略,帮助你避开陷阱,让投资更稳健。 错误1: 不了解IRA类型差异 传统IRA为税前帐户,资金在退休提取时缴税;Roth IRA则为税后帐户,资金增长与提取均免税。投资前务必确认哪种更符合自身收入与未来税率预期。 错误2: 拖延或未充分缴纳 许多投资者等到报税截止日前才匆忙缴款。事实上,越早投入越能享受复利增长。专家建议有条件者尽早一次性缴满上限,让资金更长时间增值。 错误3: 提前取款被罚 59岁半前提取传统IRA资金,将面临10%的额外罚金及所得税。除非符合特例(如收养、重病、灾害),应优先创建应急储蓄帐户,避免动用退休资金。 错误4: 存钱未投资 仅将资金存入IRA帐户并不会自动增值,需
11 天前
647 次
头条
你用来救急的钱有没有放错地方?存在这几个帐户只会贬值…
许多人辛苦积攒的“应急储蓄”(emergency fund),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,比如汽车抛锚、突失工作等。然而,如果放错地方,这笔救命钱可能在无形中贬值,甚至失去保护。理财专家提醒,存放位置几乎与金额同样重要。以下是三个最不适合放应急金的地方,以及更聪明的替代方案。 1. 活期帐户:方便但让钱“睡着” 不少人图方便,将应急金放在活期帐户里,但这几乎等于把车钥匙留在路边车上——方便却毫无收益。大多数活期帐户的年利率仅有0.01%,远低于通胀率。时间久了,你的钱实际上在“缩水”。此外,因为活期帐户与日常开销相连,储蓄也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被花掉。 更好做法: 把钱转入高收益储蓄帐户(High-Yield Savings Account, HYSA)。目前许多银行的年收益率超过4%,同样受FDIC保险保护,取用也灵活,既安全又能真正“让钱生钱”。 按此了解 CIT 4倍高收益储蓄帐户 2. 股市投资:收益诱人但风险过高 应急储蓄绝不该放在股市。虽然长期来看股市趋涨,但意外不会等你“长期回本”。一旦突发状况需要资金,而市场又在下跌,被迫抛售只会让你蒙受损失。应急金的目标不是高回报,而
17 天前
787 次
头条
近60万美国人401(k)帐户存款超100万美元!七个关键习惯,你也能早日退休躺平
根据理财公司Fidelity最新数据,美国目前约有59.5万人在401(k)退休帐户中累积了超过100万美元的储蓄,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。这些百万富翁并非华尔街高手或彩票赢家,而是靠长期储蓄、理性投资和耐心等待实现财富积累的普通人。专家总结出七个关键习惯,任何人都能借鉴。 1. 在“还没准备好”之前就开始 没有人天生是投资高手。每一位401(k)百万富翁都从零开始。虽然退休帐户术语繁多、操作复杂,但最重要的不是“等到完全弄懂”,而是尽早行动。时间是复利增长的关键,早起步才能让资金增长更久。 2. 先拿公司的“免费钱” 许多雇主会为员工的401(k)缴款提供匹配额度(match)。聪明的投资者一定不会错过这笔“免费钱”。即便预算紧张,也应至少缴纳能获得全额匹配的最低金额,日后收入增加时再逐步提高储蓄比例。 你的退休金还放在股市里吗?它正悄悄缩水你却没发现! 高通膨+市场震荡,加上最新美中关税政策升温,传统投资组合的风险越来越高。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把目光转向 Gold IRA —— 将退休金的一部分转为实体黄金,抗通膨、保值、避风险。 不知道从哪个渠道入门?帮你整理了几
18 天前
1.9k 次
1
头条
有钱人才不管美国楼市“寒冬”:豪宅市场逆势大涨
尽管美国整体房市依然低迷,但百万美元以上的豪宅交易却逆势上扬。根据全美地产经纪人协会(NAR)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8月,美国房屋总销量环比下降0.2%,同比仅增长1.8%,但售价在100万美元及以上的房屋销售量同比大涨8.4%。 豪宅卖得快、价格稳 数据显示,售价在百万美元以上的房屋平均仅在市场上停留27天,比售价25万至50万美元之间的主流房屋只多3天。换句话说,高端房产仍在快速成交。NAR首席经济学家 Lawrence Yun 表示:“高端市场表现良好,背后主要是股市财富和房产财富的叠加效应。”由于高利率和经济不确定性,首次购房者普遍观望,但高净值买家更有底气。他们多拥有稳定工作、高额股票资产或原房屋的高净值权益,能以现金或大额首付避开贷款压力。 区域差异明显:一百万美元,不一定算豪宅 虽然百万美元听起来是“豪宅价”,但在部分高成本城市,比如加州圣何塞,这个价位甚至低于当地房价中位数。Realtor.com 将2025年“入门级豪宅”的定义定在130万美元以上(全国前10%)。但在大多数地区,100万美元仍属高端市场。2025年8月,全美房价中位数为42.26万美元,百万美元以上
26 天前
891 次
头条
65–80年出生的X世代要退休太难了!上有年迈父母,下有啃老孩子
X世代(1965–1980年出生)中最年长的一批人,今年已经迎来60岁。按理说,他们该开始规划退休生活了。然而,美国西北互惠保险公司(Northwestern Mutual)的最新报告显示,超过一半的X世代认为自己的退休储蓄远远不够。 “夹心一代”:同时养父母又养孩子 X世代被称为“夹心一代”(Sandwich Generation)。上有年迈父母需要照顾,下有孩子要上大学。 根据Lombardo Homes的调查,61%的X世代生活在多代同堂的家庭中。 同时,皮尤研究中心(Pew Research Center)的数据显示,Z世代(1997–2012年出生)中更多成年子女选择与父母同住,这进一步加重了X世代的经济负担。 没有养老金的一代 与许多享有养老金的婴儿潮一代不同,X世代大多需要自行为退休存钱。他们成为第一批需要靠个人储蓄与投资实现养老的群体。 更令人担忧的是,社会保障(Social Security)资金预计将于2034年出现缺口。即便国会采取行动,调整后的福利可能首先影响到X世代。 按此了解 CIT 4倍高收益储蓄帐户 经济危机的“中招一代”
28 天前
883 次
头条
推算投资多少年翻倍的「72法则」是什么?简单到小学生都会算!
如何推算投资要多久翻倍?不需要金融学位,你只需了解「72法则(Rule of 72)」! 72法则的原理很简单: 用72除以年收益率(%),结果就是你的资金翻倍所需的年数。 例如,你的投资年收益率为4%,那大约需要 72 ÷ 4 = 18年资金才能翻倍。 同样道理,这个法则也能反向用于通货膨胀。假设通胀率为3%,72 ÷ 3 = 24年,也就是说,你的钱的购买力将在24年内缩水一半。 72法则的计算公式 翻倍所需年数 = 72 ÷ 年收益率 几个关键点: • 年收益率用数字(例如7%写作7,而不是0.07); • 适用于年复利(compounding interest),非单利; • 对于连续复利,使用69.3会更精确,但72更容易心算; • 该法则在5%–10%收益率区间最准确 举例: 2%利率时可用71来替代72; 16%利率时可用74来提高精度。 为什么是72? 从数学上讲,72来源于对复利公式取对数的近似计算: t = 0.693 / r 0.693 来自 ln(2),而72是一个更便于心算的近似值(因为它能被2、3、4
29 天前
1.2k 次
头条
夫妻开设联合银行帐户是代表感情稳定,还是搞形式主义?优缺点分析➕保留部分独立的折中建议
联合银行帐户(Joint Bank Account)可以帮助伴侣共同管理预算、监控支出并为共同目标储蓄。然而,它并非适合所有人。 事实上,开设联合帐户并不意味着必须完全合并财务。许多伴侣选择部分共享资金,以兼顾独立性与协作性。 在决定是否开设联合帐户、保持独立帐户或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前,以下几点值得深思。 为什么选择联合帐户? 一些伴侣认为联合帐户能更便捷地追踪支出并为共同目标储蓄。但专家提醒,不应仅因为“别人都这么做”就贸然开设。是否合并帐户应创建在充分沟通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。 主要原因包括: 1. 为共同目标储蓄 若双方计划为购房、婚礼等目标共同储蓄,可开设专用联合储蓄帐户,共同出资实现目标。 2. 偿还共同债务 若有共同债务(如房贷),双方可向同一帐户导入资金以便统一还款。 3. 提升支出透明度与预算管理效率 联合帐户能让双方清楚了解固定支出与可变费用,方便制定长期预算。 4. 增进财务沟通 研究显示,伴侣间若能良好沟通财务状况,更不易将金钱视为关系中的最大压力来源。 5. 应急情况下的便利 双方作为帐户授权人,可在对方无法处理事务时直
约一个月前
790 次